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汉堡时间  4月22日
 
在这次全球抗疫中,德国受到很多表扬。仅看国内的媒体和自媒体对德国的报道,就频频出现偏离事实、误差较大的吹捧和美化。每次读到这样的文章,我都想拍拍德国的肩膀对它说:人缘混得怎么这么好啊! 这些为德国免费做的夸张宣传,当然很大程度上都夹带着为自己赚流量的目的。但是,为什么神话德国就能吸引眼球、赚到流量呢?我想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德国跟中国直至目前的政治关系保持良好,用积极的语调谈论德国比较安全; 第二,德国在中国的形象一直比较正面,吹它不容易吹爆,所谓有群众基础; 第三,我们深陷一场灾难中已经三个月了,在心理上焦虑地盼望英雄和神话的出现,正好德国似乎适合扮演这个角色。尽管如此,被这类文章“心理按摩”后,我们还是强烈地要求,读到听到的报道能够趋近事实真相。
 
今天让我开心一乐的是,德国人也开始自我表扬了。“时至今日,跟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做得的确不错,”病毒学家多士顿说。但也就这么一句,适可而止,因为他马上就回到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开展了精准的论证。首先,德国是跟哪些“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呢?被排列进比较序列的国家必须符合两个标准:一是跟德国类似的人口大国,二是政府和媒体在信息沟通上保持透明。这么算下来,至少在欧洲有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能够跟德国展开比较。其次,德国在哪点比其它国家做的好呢?这里就不追溯历史、考量各国的医疗体系建设了,而是纯粹把注意力放在抗疫措施上。病毒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德国对病毒比其它国家早下手。紧接着,他更加具体地谈到德国是怎么下的手。
 
像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政府是在看到本国的死亡人数飙升后,才对防控新冠病毒采取了断然的管控措施。但是要知道,等政治家注意到大批人死去的可怕现象,已经晚了一个月的时间。新冠病毒留给人的时间是一个月,也就是说,一个人从感染、出现初步症状,直到呼吸困难、转为重症、抢救无效而死亡的全过程约为一个月。在跟其他国家的比较中,德国是唯一没有耽误这一个月的国家。早在二月中旬,德国的病毒学家和他们分布全国的实验室就警觉起来。在分析病毒基因序列的时候,他们不仅注意观察输入性病毒的基因序列,而且也同时发现了在德国本土开始传播的病毒的基因序列。“看到出现了本土传播的病毒基因排序,我们就知道它来了,它已经进入了德国,我们不能再抱有任何幻想了。”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多士顿在二月下旬的电视访谈中就表现得十分不耐烦,他建议德国不要去追踪检测入境人员了,这全是浪费时间。原来是,敌人已经进城了,还去守什么城门呢?
 
这项在实验室里进行的无声无息的研究工作,就足以支撑德国政府的抗疫方针从二月中旬启动,即大量地进行病毒检测,尽早隔离感染者,尽早收治重症患者,尽早准备重症床位和呼吸机。政府唯一准备不及时的,是口罩。
 
听起来简单,但这就是德国比其他国家做得好的地方。说句不好听但贴近情境的话,其他国家是等到不见棺材不掉泪,而德国是从显微镜下就义无反顾了。也可以看出,从疫情一开始,德国的决策者对科学家的信任就大于对自己“眼见为实”的索求。
 
今天是德国微松绑的第三天。病毒学家们又变得忧心忡忡了。虽然跟爆满的黄山和如织的西湖还相差甚远,可是汉堡的商业街上也蜂拥了夏装出行的人们,德国其他的城市应无二致。默克尔变得愤慨。她情绪激动地说,民众怎么能这么快就放松警惕呢?我们已经比别的国家管得松多了! 她说的对,法国人都不能走出离家一百米的距离,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连家门都不能随便出,顶多在阳台上站站,如果有阳台的话。德国人可以想走多远就走多远,整天在外都没人管,只要出行结伴不超过两个人即可,这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禁足”。如果德国人现在得意起来,变得满不在乎,“我们辛辛苦苦挣来的一个月就被浪费了,”病毒学家说。
 
明天是世界读书日。在新冠这个心不在焉的时代,读书变成一件尤其难的事。往年的这天,社会名流纷纷涌向幼儿园、学校、麦当劳、书店、医院等地方,给孩子们读书讲故事。今年的读书活动都毫无悬念地挪到网上了。在社交媒体上,足球明星托马斯•穆勒给孩子们介绍了他写的第三本童书。对,大嘴巴的前锋穆勒还是一位童书作家,他的三个故事都是关于他自己的成长。在巴伐利亚的一个小村子里,一个爱踢足球的男孩十岁就进了当地最棒的足球队,继而被拜仁俱乐部录取,一路向前,打进国家队,为德国拿下世界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穆勒从小就爱读书,他觉得爱读书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强者。他知道男孩子入学初期通常比女孩子差,差在阅读能力上。他就用英雄梦作为“诱饵”,鼓励男孩子们爱上阅读。
 
(托马斯·穆勒给孩子写的书)
 
每个男孩都有一个英雄梦,只是长大后的男生堆里英雄无几。我觉得,德国的这几位病毒学家还真有点英雄范儿,要是他们再拥有穆勒的男神体魄,就更完美了。
 
 
 
 
话题:



0

推荐

王竞

王竞

43篇文章 3年前更新

生于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德国教育学博士和工商管理硕士。2003-2013年负责领导全球最大书展法兰克福书展和国际出版巨头阿歇特的在华业务,运作大量欧美与中国在文化创意产业、文学、儿童教育和出版领域的合作项目。现居汉堡,中西文化项目顾问、写作者。

文章
  • 文章归档
2020年 43篇